当地时间1月20日,2023-2024赛季雪橇世界杯德国阿尔滕贝格站落下帷幕,在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中,德国名将托比亚斯·文德尔以0.03秒的微弱优势逆转夺冠,延续了东道主在该项目的统治地位,而来自拉脱维亚的19岁新秀克里斯蒂安·贝尔津什首次参赛便斩获铜牌,成为本站最大黑马,这场充满戏剧性的比赛,再次展现了雪橇运动的极限魅力与不可预测性。
阿尔滕贝格冰道以难度著称,全长1353米的赛道包含16个弯道,魔鬼S弯”曾让无数选手折戟,首轮滑行中,文德尔因起航失误仅排名第四,奥地利选手沃尔夫冈·金德尔以39.518秒暂列第一,然而次轮滑行,37岁的文德尔凭借后半程近乎完美的过弯技术,跑出39.201秒的全场最快单圈,总成绩1分18.719秒反超夺冠。
“最后一弯我几乎贴墙而过,但必须冒险。”文德尔赛后坦言,这位三届冬奥会奖牌得主用实力证明,经验仍是雪橇赛场的制胜关键,而金德尔因次轮一次轻微擦碰,最终以0.03秒之差屈居亚军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拉脱维亚小将贝尔津什的表现,首次参加世界杯的他,首轮便以39.601秒排名第三,次轮虽稍有波动,仍以总成绩1分19.024秒守住领奖台席位。“我从未想过能站在这里,这感觉像梦一样。”贝尔津什赛后激动落泪,他的教练透露,这位少年每天凌晨4点便开始训练,甚至自费改造雪橇以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南宫28。
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官员马克·舒尔茨评价:“他的滑行风格兼具爆发力与精准度,未来十年或成顶级选手。”
本站比赛也是雪橇装备革新的试验场,德国队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定制橇体,通过风洞测试优化了5%的阻力系数;而意大利队则因新设计的碳纤维滑刃未通过赛前检测,被迫更换传统钢刃,最终无缘前十,国际雪橇联合会宣布,将在下赛季启用更严格的装备审核制度,以平衡竞技公平性与技术发展。
中国队派出张洋与李雪参赛,张洋以1分19.832秒排名第12,创个人世界杯最佳战绩,李雪则在女子单人赛中位列第9,距奖牌仅差0.8秒,领队王建军表示:“我们与顶尖选手的差距正在缩小,下一步将重点提升弯道稳定性。”
气候变暖正威胁雪橇运动的发展,阿尔滕贝格站开赛前,组委会不得不动用200吨人造雪维持冰道硬度,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·弗赖穆特呼吁:“如果全球气温持续上升,未来可能只有高海拔地区能承办赛事。”
雪橇运动的高门槛也引发讨论,一套顶级装备造价超过2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15万元),且需专业冰道训练,挪威队教练奥拉夫·汉森提议:“应建立跨国训练营,让更多年轻人接触这项运动。”
世界杯下一站将于2月3日移师瑞士圣莫里茨,这条海拔1856米的天然冰道以高速著称,最快时速可达140公里,文德尔能否延续连胜?贝尔津什会否再创奇迹?答案即将揭晓。